Charles 查老師,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

看見思考的移動 看見思考的焦著 –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18) 第841節

星期二(05/22/2018) 19:00-21:00
看見思考的移動
看見思考的焦著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 第841節
由 Charles 導讀

[音質不佳請見諒]

博客來-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2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3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4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5 | 美國新時代基金會FB留言


MP3: 播放講課內容

課程內容分享…
看見思考的移動
看見思考的焦著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 第841節

親愛的朋友們:

花草天生想向陽光
人天生想接近喜悅

因為可愛所以人見人愛
變成壓力源就眾叛親離

人之所以可愛…
只因在天性上能盡情的自由展現
如果天天挨罵的人很難可愛起來

所以…
愛永遠涉及自由
愛永遠創造喜悦

愛之中必定有真摯的情感
那一份真情被了解和接受

當戀愛時是總會發現對方的美好
由美好的喜悅產生強烈的吸引力

於是…
我們投射自己美好的理想
企求對方符合那理想模樣

相互為了符合相互的理想
各自妥協並各自虛應故事

戀人的美好變成煉人的索求
貴人的幸福變成跪人的乞討

有了壓力就有了僞裝的欺騙
有了欺騙就遠離自由與喜悅

我們當然做不了別人
別人也當然做不了我

我們希望別人改變
不僅只識人的不清
同時也沒認識自己

認識只有思想有改變的力量
想要改造別人會有反作用力

天生的意念創造自發的自己
自然之中含有意念的真實性

我們常因為別人沒有符合自己的要求而生氣
可是别人要符合我們的想法必然要扭曲自己

是氣別人的不對?
還是自己的不足?

一個扭曲自己的人
是無法有自發的愛

從索求再索求而無盡索求
被拒絕再拒絕而永被拒絕

是不是因為索求太多產生拒絕呢?
要不要回來看那非得不可的焦燥?

怎麼那麼好的人也躲起來了?
一下子突然變的不理不睬了?

要問自己能為別人做什麼
而非把責任往別人身上堆

只有真情摯愛才能帶來愛
相互尊重才能起雙人之舞

既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本來就難以改變別人的本性
那又何必因別人而憤怒傷心

好像想訓練小狗當大貓
吼叫石頭趕快變個魔術

但是…
當想法焦點變了…
環境就跟著變了…

每一個思想不只是影響身體
都代表了一個觸發性的刺激
帶來身體荷爾蒙的化學改變

我們的實質身體…
是我們思想的身體生出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版本
我們的思想並不只在身體內觸發了化學反應而已
除了可被認出的精神面之外還有一個化學的實相

就如…
脂肪變成了我們身體形形色色的附加物
思想也變成我們身體形形色色的附加物

思想確實在身體裡
有一種隱形的存在
如病毒的存在那樣

我們的思想就像病毒一樣
與我們的身體有具體相關

思想…
一樣活生生的存在
並且可以自我增值
形成了內在的聯盟

思想的活力自動觸發
所有身體的內在反應

當您我們想思想時
那思想是有意識的

思想是從…
我們所不覺察的內在組合裡升起的
好比激活了一個本來沈睡中的生物
或是啟動了一個劇情中的一件道具

把思想比喻為成長的過程
成長通過細胞分裂與重組

當一個思想被想了之後
又再分裂並且重新組合

我們的思想有個電性的實相
我們的思想有個情感的基礎
我們的思想有個化學的實相

所以…
每個思想都生物性的登記有案
別以為就只是想想而已沒關係

想什麼就激活什麼
活了就會繼續長大

思想涉及了實質上完全看不出來的深奧關係
吸引和這想法對應的聯繫關係和同性質聯盟

純真的思想吸引了夢想成真
匱乏的思想排斥了多磨好事

問一下我們的家人和朋友
問一下自內心深處的感受

如果一個人那麼的渴望被需要和被認可
也對別人有不斷的索求且想要改造對方

想要得到理想中的美好
似乎一直以來都被否決

日子沒有一刻能夠享受
總在焦慮與恐懼中度過

何必呢?
畢竟這一切只是旅程都會終了
先看看美景免得到站白走一遭

最好先去了解自己都怎麼思考
只有自己才能解決自己的難題

所有的看見都是看見思考的移動
所有的改善都是改善思考的焦著

在真實之中找到快樂
在自由之下享受生命

童話中…
姆指姑娘終會姆指王子的摯愛
藍鬍子不斷換愛也找不到真情

我們長年在賽斯資料中摸索成長
導讀文以當天課程的內容為基礎
不再另列來源且必多有修正之處
只代表當下對這材料的主觀看法

感謝您參與我們對心法的摸索與學習
感謝您對學習中部份仍尚未知的善解

奉上衷心祝福的能量
奉上讚美和愛的力量

課程組敬上

美國新時代基金會
American New Age Foundation

www.newagela.com
www.newagela.net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5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6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7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8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9 | 美國新時代基金會FB留言

Related Posts